开卷有益:《庄子?内篇》阅读交流活动有感
? ? ?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,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,仅仅阅读和学习教科书中的有限篇章完全不够,这应该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识。陆游说:汝果欲学诗,功夫在诗外。真想要学好语文,重视课外阅读才能有真正的领悟。
? ? ? 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,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班级读书报告会。本着“开卷有益”的原则,读书的内容往往由学生自己选择,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,组内再选拔优秀的读书报告,在语文活动课上做全班的交流。这样的交流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,给学生独立发挥的自由空间。但是这样的阅读活动开展了一年半后,弊端也渐渐暴露出来。一是学生选择的书籍受流行思潮的影响,较为单一,不够经典。二是由于上台交流的同学阅读书籍不能保证全班同学都看过,交流变成了简单的报告,台下的同学很难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和思维碰撞。
? ? ?于是,这学期我做了一个改变,要求全班同学共读《庄子·内篇》,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确定重点阅读篇目和研讨话题,写作读书报告,课下阅读研讨写作时间为两周,第叁周语文课上交流读书报告。希望能用共读一本书的形式,让课外阅读活动从无序走向有序,将单向的报告变成双向的交流。
? ? ?选择《庄子》作为共读书籍,首先源于对人教版选修教材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》中《庖丁解牛》一文的讲授学习。《庖丁解牛》出自《庄子·养生主》篇,是以事喻理的名篇。文中描绘庖丁解牛,以神遇而不以目视,批隙导歀,动刀甚微,砉然已解,善刀而藏,一气呵成,细致传神,活灵活现。那声音富于节奏感,那动作优美洒脱,整个过程臻于化境,让文惠君顿悟养生之道。庄子寓言说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阐发其哲学核心——“道”,借庖丁解牛暗示养生若能像解牛一样顺乎天理自然,就能保全天性的自由,维护生命的完整,臻于“道”的高妙境界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被庖丁解牛的过程震撼,又被养生之道折服,进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侃侃而谈。再联系人教版必修五中《逍遥游》一文中的“抟扶摇而上”的大鹏鸟以及“逍遥游”的境界,可以说,学生对《庄子》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。于是,我顺势而为,布置《庄子》的阅读交流任务便水到渠成,顺理成章。由此可见,教材中的课文是一个课外阅读的引子,可以引出许多有价值的读物推介给学生,引导学生进行阅读。
? ? ?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,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哲思与文采并举,内容博大精深,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。庄子大量运用充满“谬悠之说、荒唐之言、无端崖之辞”的寓言,给人以“汪洋辟阖、仪态万方”(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)之感。奇幻的想象、大胆的修辞、哲学思想的诗意表达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典范。
? ? ? 庄子思想中的人文性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。当代中学生在社会转型期一方面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,另一方面受人为物役、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思潮影响,出现精神空虚、价值迷茫、轻视生命等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。庄子思想中的尊重生命、独立自由、自尊自强、顺应自然、和谐冲淡、宽容豁达的情怀应该是矫正中学人文精神缺失、医治社会因过于功利化而出现的浮躁通病的良方。
? ? ? 庄子的著作现存32篇,前人把它们分为内篇、外篇、杂篇三类。一般认为内篇七篇是庄子所作,其余是他的门人或后学所作。选择内篇既缩小了阅读的范围,降低了阅读难度,便于学生操作,又不影响阅读的完整性。
? ? ? 学生的阅读交流活动开展的极为顺利,在展示成果的环节学生的表现又给我带来惊喜连连。首先是活动参与度高,全班56人全都阅读了《庄子·内篇》。其次是学生参与的热情高,原计划两节课的展示活动最后用了四节课才全部完成。最后是研讨水准高,至少高出了我的预期,全部交流都能基于对文本的研究探讨,有共鸣有碰撞。
? ? 学生的表现给我带来了“狂喜”,“狂喜”之后是冷静的思考。整本书阅读是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。近年来,教育部在修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提出“任务群”概念,鼓励教师将“整本书阅读”作为重要的任务群融入阅读教学中。而我所开展的“共读一本书”活动仅仅是一种语文活动,距离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还有很大的距离,还不能算是语文课程的“正规军”。将整本阅读课程化,应该是未来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。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》中提出的“文化基础”,在语文课程中主要表现为“人文底蕴”,指向对人文积淀、人文情怀的关注。基础、底蕴和情怀都需要积淀,积淀需要长时间的稳定状态。碎片化的阅读却在不断切割、打断、搅动学生的阅读。只有将整本阅读课程化,才能改变目前中学生阅读碎片化的状态。